行业研究 | 关于金融,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时间:2024-03-07

35日上午,备受各界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金融21次,比去年多了2次;提及保险5次,资本市场1次。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了哪些金融工作的成就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金融相关的提案?本篇文章为您整理解答。

回顾过去 

过去一年里,金融领域的成就集中体现在系统风险化解、财税金融改革、金融单位巡视等方面工作。

过去一年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能源资源供应稳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过去一年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过去一年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领域改革。

过去一年来全面加强政府建设,大力提升治理效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有力推进金融单位、国有企业等巡视整改工作。创新和完善城乡基层治理。

展望未来

报告明确了2024经济社会总体要求与发展政策取向,强调了金融五篇大文章。具体层面有,继续深化财税金融领域改革,深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支持绿色发展金融机制,加强发挥金融政策稳就业作用。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先行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总理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完善重大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方属地责任,提升处置效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稳妥推进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加强重点储备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金融工作相关提案

科技金融 :财联社记者获悉,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建华就支持科技金融加快发展提出建议。林建华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强信息整合共享,搭建统一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完善投贷联动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拓展内部投贷联动业务等。在林建华看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与各类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更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现阶段,科技金融工作距离这一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从银行信贷支持的视角看,对科技型企业看不懂、看不准和不敢贷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原因主要是三个不匹配。包括信息供求不匹配、金融服务能力与科技创新的专业性不匹配、科创贷款收益和风险不匹配。

为解决科技金融发展掣肘,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林建华提出四点建议,其中,在国家层面加强信息整合共享,搭建统一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议打通相关部委现有的信息平台,整合科技、产业和金融信息,建设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网络,促进技术聚集、产业转化和资金聚合。平台网络在依法合规和符合保密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向金融机构提供科技型企业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研发信息、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信息以及生产运营信息。组织权威专家基于各类信息,对科技项目开展评估和前景预测,帮助金融机构理解掌握科技企业经营状况,为其开展融资服务创造更好条件。同时,完善投贷联动金融服务体系。林建华认为,发展投贷联动,有助于解决信贷收益难以覆盖科技型企业发展不确定、风险高的问题,提高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风险容忍度。从实践看,商业银行与其理财子公司开展投贷联动的效率较高,建议支持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扩大内部投贷业务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拓展内部投贷联动业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好的长期性融资服务。

数字金融:党中央对发展数字金融高度重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文章之一,要求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提交了大力支持数字金融发展的提案,为促进数字金融取得根本性突破等建言献策。白涛在会上指出了数字金融发展的困难与挑战。一是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在促进数据共享流通与合法利用方面缺乏明确规定,数据要素价值还未充分释放。二是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目前人口、健康、医疗、交通、环境等不同领域数据尚未有效贯通,算力资源使用效率还不高,大量的算法开发力量未能有效利用。三是数字金融监管亟待升级。更加多样化的数字金融形式导致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更强,对数字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金融是个生态系统,迫切需要政府、监管以及社会各界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对此,白涛委员在《关于大力支持数字金融发展的提案》中提出四点针对性建议:一是坚持立法修法先行。建立健全公共数据集中开放共享等法律法规,明确数据合规流转实施细则,兼顾安全性与流通性,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进行产品服务创新,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二是加快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构建联通医疗、农业、林业、气象等行业的公共大数据平台,建立安全权威的算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供给体系,加强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的统筹及利用,提供通用性、基础性智能服务的大模型,避免资源浪费以及潜在风险。三是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与监督评估机制,加快研发基于数字技术的监管工具和监管平台,对大模型算法、应用场景等加强监控和防范,确保数字金融发展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四是加快建设数字金融人才队伍。紧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完善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数字技术与金融的交叉学科,着力培养数字金融复合型人才。持续健全金融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金融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数字知识和技能。

养老金融:35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在接受《中国农村金融》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提交了《关于聚焦提升四个水平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其中指出,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10类金融机构以服务普惠金融群体为主,可以考虑在制度安排上,降低其征信业务成本,运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效率,更好地为普惠金融群体提供服务。具体来说,农信机构要推动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实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提升普惠业务线上化、智能化水平,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完善适老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厅堂服务、自助终端、支付服务适老化改造,上线社保服务事项进银行业务,研发推出手机银行,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更加方便快捷办理业务。持续跟踪养老机构、医药保健、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聚焦养老需求,加强专属产品创设,完善老年群体吃住行、游购娱、医学养九大场景生活服务。大力开设银龄学堂、专家义诊、健康体检等活动,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提供健康指导和建议,为老年客户提供周到、贴心的便利化金融服务。 

惠普金融: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杰庄,就从完善我国征信服务体系、进一步释放普惠金融发展潜能等方面提交了相关提案。具体来说,吴杰庄建议进一步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享受同商业银行一样的征信查询量和信用贡献度加乘政策,推动更多金融机构为普惠金融服务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提升收费标准适用灵活度,允许适当条件下金融机构自主选择适用银行阶梯定价政策,进一步降征信数据使用成本。

吴杰庄也认为,要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征信机构的努力方向应该是降低借贷成本并鼓励负责任的借贷。而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加快扩大征信机构服务范围、丰富征信机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也需要包括征信机构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首先,关于前者,吴杰庄提出,我国可以借鉴香港的MCRAMultiple Credit Reference Agencies,即多家个人信贷资料服务机构模式)案例,央行成为数据库,并允许其他信用评级机构如百行、朴道运营,扩大现在的服务范围。值得关注的是,借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的征信机构数量,吴杰庄认为,我国最大容量是拥有4-5个授权的征信机构。就丰富扩大征信机构数据来源,吴杰庄则提出建立个人和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数据局是一个好的方向。以个人征信业务为例,他认为,结合并综合运用包括生活信息、志愿服务信息、环保信息、ESG信息等在内,并最终通过大数据评估出来的个人信用评级,才更科学、更全面。

绿色金融: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绿色金融在服务双碳过程中,仍面临金融机构获取碳信息的机制和渠道尚未通畅等问题,他建议要加大数字科技赋能和对绿色金融的正向激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今年两会期间将提交关于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提案建议。就金融科技,她提出建议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可持续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制度。目前国际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可持续信息披露由多标准向单一标准的融合,由自愿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转变。我国先后对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等提出信息披露要求,但仍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披露主体范围较小、披露内容单一、披露内容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对此,她建议,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建设,统一披露标准并积极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信息披露标准落地,扩大强制披露的主体和范围。发挥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充分运用科技赋能,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提出规范统一的数字化要求,夯实信息披露的数字化基础。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提升国际规则的包容性和兼容性。